在地球的我們每天都會經歷著白晝和黑夜,這是因為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轉,并且是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的速度大約為465米/秒,自轉一圈需要23小時56分,
如今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推測,我們的地球大約誕生于46億年前,而它從形成的那一刻開始就一直不停的在轉動,那麼很多人可能有所疑問,地球為什麼可以不停是自轉長達46億年之久,它的自轉的動力究竟來自哪里呢。
要想了解地球為什麼可以一直保持自轉,我們必須要先知道太陽系是如何起源的,目前天文學家通過恒星演化模型推測,我們的太陽系是從一片巨量的分子云中坍縮而來。
大約在46億年前,那時我們的太陽系還只是上一代恒星遺留下的分子云在宇宙中漂浮著,據推測,在某一天附近的一顆恒星發生了超新星爆發,爆發的沖擊波貫穿了太陽系原始星云。
于是原始星云受到了擾動,開始在引力的作用下發生坍縮,由于角動量守恒,隨著時間推移旋轉的速度越來越快,大量星云不斷的向中心聚集,然后形成了一個類似盤形結構。
而中間則形成了一個高密度的球體,這個球體便是原始太陽胚胎。原始太陽胚胎隨著物質聚集的越多,溫度和壓力也逐漸上升,最終觸發了核聚變反應,就這樣太陽誕生了。
在原始太陽形成之后,其太陽外圍的剩余物質則繼續圍繞著他旋轉,一部分氣體慢慢聚集形成了氣態行星,而上一代恒星遺留下來的重元素則形成了巖石行星。
地球自轉的原動力就是來源于此時形成的時候,我們上面說到太陽在形成之初,星云本身便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斷旋轉形成了原行星盤。同時那些重元素也會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斷的聚集碰撞,就如同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而這些重元素在碰撞形成巖石行星過程中,就會繼承原行星盤的角動量,所以地球才能夠一直保持的穩定的自轉。其實不僅僅是地球,其他行星也是如此。
不過今天地球雖然依然保持著自轉,但是他的自轉速度并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在時間的流逝下會越來越慢,而導致的原因則是來自月球和太陽。
我們知道地球與月球存在著潮汐鎖定,地球海洋會受到月球引力的影響。也就是說地球每次的海水的潮起潮落產生的摩擦,都會慢慢使地球的自轉速度越來越慢。
其實在地球剛剛形成的時候,自轉速度要比今天快的多,大約4-6小時就可以自轉一周,只是後來在長期的潮汐作用下,地球自轉速度才有所減緩,最終變成了如今的23小時56分。
除了月球的影響之外,太陽的引力也會影響地球的自轉速度,只是比月球要小的多,據科學家估計這個時間最少在上百億左右,到那時地球最終會被太陽的引力潮汐鎖定
不過上百億年的時間對我們人類而言已經毫無意義了,畢竟人類不知還能否存在如此之久,而且在五十億年之后,太陽就會變成一顆紅巨星,地球也將被吞噬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