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眼睛接收到了某個物體的光線之后,會生成特定的生物電信號,這些信號隨后會被傳輸到大腦,在此之后,大腦會對其進行處理,進而生成一種主觀的感知體驗,于是我們就看到了這個物體,這就是視覺的產生過程。
實際上,我們的聽覺、觸覺、味覺以及嗅覺,其產生過程也與之類似,也就是說,我們對世界的感知,其實是我們的大腦對外界信息進行處理后的結果。
既然如此,那如果我們的大腦接收到的外界信息并不是真實的,而是一台電腦模擬的,我們能不能察覺得到呢?顯而易見的是,如果這台電腦模擬出的信息足夠真實,那我們無法察覺得到。
從理論上來講,假如一個程序足夠復雜,那麼它就可以具備與人類的大腦相同的功能以及處理信息的能力,并因此而產生自我意識,這就意味著,人類甚至還可以是沒有實體的程序。所以一個合理的推測就是,我們人類并不一定是生活在真實的世界里,那麼,人類生活在真實世界里的機率有多大呢?
對于這個問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曾在一個名為「Code Conference 2016」的會議上接受采訪時,給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答案:不到十億分之一。為什麼馬斯克會這麼說呢?
實際上,早在2003年,牛津大學的哲學家尼克·波斯特羅姆(Nick Bostrom)就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們是否生活在計算機模擬中》的論文,其中詳細闡述了人類生活在真實世界的機率很可能微乎其微。
該理論提出了這樣一種假設,如果一個智慧文明具備了一定的科技,那麼他們就很可能出于各種原因來創造虛擬世界,這些原因包括但不限于:
1、他們可能想要模擬他們的祖先或者其他可能的歷史,以了解他們的起源和發展; 2、他們可能想要模擬一個與他們所在的真實世界完全一樣的虛擬世界,以便探索他們未來的發展。 3、他們可能想要模擬一些不同類型和規模的虛擬世界,以測試他們的技術和理論,又或者,僅僅是因為好奇。
波斯特羅姆指出,在這種假設成立的情況下,那麼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推測出,一個科技水平足夠強大的智慧文明能夠創造出數量極為龐大的虛擬世界,而每個虛擬世界中都有很多虛擬的人類,但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其實是生活在虛擬世界里,如此一來,在所有具有自我意識的人類中,生活在真實世界中的比例就會非常低。
波斯特羅姆的這種理論在提出之后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同,馬斯克就是支持者之一,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提出「人類生活在真實世界里的機率不到十億分之一」這樣的觀點。
馬斯克認為,在幾十年之前,我們只有一些非常簡單的電腦游戲,但現在的我們,卻可能通過電腦模擬出非常逼真的三維游戲場景,按照這樣的趨勢來看,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所在的「真實世界」與電腦模擬出來的「虛擬世界」之間的界限就會越來越模糊,直到兩者再也無法區分,而人類文明一旦達到了這樣的科技水平,當然也就會出于各種原因來創造虛擬世界。
也就是說,創造虛擬世界的科技是可以存在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人類生活的世界本身就是虛擬的,那麼就說明了虛擬世界中的人類,也可以在他們的世界中創造更多的虛擬世界,這樣一來,虛擬世界的數量就將會變得龐大得難以想象,而我們人類生活在真實世界里的機率就會非常低,很可能不到十億分之一。
可以看到,馬斯克提出的這種觀點在邏輯上是說得通的,但從本質上來講,這只能算是一個假說,并且還是一種幾乎無法得到證實的假說,所以我們簡單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不必太過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