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婦突吐血、解黑便!醫生揭真兇「一旦感染難自癒」恐成胃癌 及早就醫「降低50%罹癌率」

有一種菌會悄悄出現,潛伏在人體體內,連醫生都感慨「幾乎無法自癒」,這個菌正是幽門螺旋桿菌,相信大家都有聽過,卻不知它正是造成胃發炎,甚至進而發展成胃癌的起源。日前一名阿姨突然吐血、解黑便,就醫後醫生了解原因,紛紛勸阻:「吃止痛藥反而會加重病情!」直呼日常習慣多一步,就能減少50%罹癌機率!

圖/翻攝自 奇摩新聞(翻自HEHO)


根據《TVBS》報導,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林倬瑋分享一個案,一名62歲王太太原本身體狀況不錯,沒想到某天卻開始吐血、解黑便,連忙就醫後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胃潰瘍,近一步檢查更查出有幽門桿菌感染,但病情嚴重仍讓醫師相當訝異。詢問後才瞭解,受到幽門桿菌感染胃部已出現慢性發炎,只要一感到胃痛王太太就會自行服用止痛藥,沒想到卻適得其反,甚至演變成嚴重的胃潰瘍!

圖/翻攝自 台視新聞網(示意圖)


醫生解釋,服用止痛藥會刺激胃部黏膜,反而導致病情加重,無奈呼籲大眾:「胃部問題引起的不適,如果吃止痛藥反而會加重病情!」而提及幽門桿菌,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生陳昶宇表示:「真的是隻很玄的菌!」過去醫學界並不認為在胃酸的環境下會有細菌生存,直到1987年澳洲的醫師發現幽門桿菌的存在,其頑強的生命力,一旦染上就會一直住在胃裡,幾乎無法自癒,若是不治療的話,長期感染會使胃及十二指腸發炎,造成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萎縮性胃炎及胃癌!

圖/翻攝自 東森新聞(示意圖)


依照統計,早期台灣有53%幽門桿菌感染者,隨著公共衛生及醫療的發展,運用多重抗生素治療,讓感染者降至20至25%,而近年來在馬祖地區大規模的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防治研究發現,將幽門桿菌殺菌治療後,將會減少70%消化性潰瘍、50%的胃癌發生率,提醒長期上腹部疼痛、有胃潰瘍史的人,及早治療遠離胃癌侵襲。

圖/翻攝自 自由時報(示意圖)


林倬瑋醫生進一步提醒大家,感染途徑最主要是透過糞口傳染,雖然完全無從得知何時在哪裡被感染,但是建議大家還是要注意個人清潔,不只要勤洗手,在共食時最好「使用公筷母匙」減少感染的機率!最後,要呼籲民眾,胃食道不舒服的原因很多,幽門螺旋桿菌佔了一定比例,但大多數患者治療成功後都有大幅好轉,及早發現才就及早預防。

圖/翻攝自 三立新聞示意圖)


共食的時候真的要多一步,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啊!
文章參考:《TVBS》、《ETtoday》







© zonepeer.com 2024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