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這座全是老人和沒有金錢存在的小鄉鎮,背後的故事會讓你希望世界各國都能跟著興建!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
全球人口正在快速老化,老年人的福利與生活條件越來越受到重視。在社會中老人其實也常常是被忽略、輕視的弱勢族群,老人反應的確不如年輕人快,但不要忘記我們每個人有朝一日都會變老。
從幾年前開始,歐美就已經在施行一種叫做「失智村」的概念,整個村落由罹患老年癡呆或是阿茲海默症的患者所組成,而其他人都是醫療人員。他們能提供這些失去基本生活能力的老年人一個更健康、自然的環境,而不是讓他們待在養老院看電視度過餘生。
 
▼這是荷蘭施行「失智村」的地方,叫做霍格威(Hogewey),外表看起來就是一般的小鄉鎮。

 
▼在這裡,失智的老人可以自由地走動、交談、購物,就像一般人一樣生活,不會受到拘束。

 
▼俯瞰霍格威的全貌,它就像是一個大型的養老院。

 
▼唯一的出入口是一扇玻璃門,保障老人不會亂跑遭遇危險,訪客們也都在此進出。

 
▼依凡(Yvonne Van Amerongen)是這裡的創辦人之一,她說失智症的患者不知道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也不再瞭解世界如何運作;而失智村的創立是要讓他們去慢慢接受這樣的自己,讓他們保有自信心。

 
▼這是對結褵超過60年的夫妻,其中太太得了癡呆症狀,先生在探訪了五家養老院後來到這裡,他一看就認為這裡是最好的地方。他說這裡最棒的就是開放及自由,病患可以感受到四季的變化,可以去個小餐館,可以喝杯茶。在他老伴來住之後,他也天天都到這裡看她。

 
▼整個村落有23間住房,而每個住房都有各種不同的室內設計,每間房約住6-7人,而且就像是我們選擇室友一樣,這些居住的人也可以選擇跟自己合得來的朋友住一起。

 
▼這裡的商店就像一般我們所見到的超商一樣陳列了滿滿的商品,但特別的是這些商品上都沒有標價,在失智村裡不會有任何的金額交易行為,患者所有的開銷都由他們家人支付。

 
▼當然在超市中的「收銀員」真實身分是位護理人員,在這裡護理人員會扮成各種店員和服務員,並身穿便服,讓病患們不會有壓迫感,就像是親近自己的鄰居或朋友一樣。

 
▼在失智村中「音樂」的存在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失智症患者有些已經失去了語言的能力,但是大腦的深層卻還是會有對音樂的興趣和記憶。這對夫妻中的太太就常常來此探訪她丈夫,即使丈夫已經說不出幾個單詞,但當她彈起鋼琴,他們就能夠用音樂交流。

 
▼太太幾乎每天都會來探訪她的丈夫,她從來不覺得辛苦,她知道丈夫期待看見她,透過彼此緊握的雙手,他們能明白彼此心中的愛。

太太問:「你喜歡見到我嗎?」

丈夫慢慢地說:「嗯,喜歡。」

 
▼每個住家都有兩名護理人員照料他們,為了因應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所有店的「員工」也都是由熟知失智症的護理人員或社服人員所組成。霍格威內會有24小時的監控系統,以免發生意外狀況。

 
▼護理人員細心地扮演理髮師幫病患吹整頭髮,而她正望著鏡中辨認自己是誰。

 
▼這裡的治療師會透過詢問病患一些簡單的問題,來幫助他們自行思考,減緩癡呆狀況的惡化。

 
▼霍格威其中的許多設施也都是為癡呆症患者量身打造。這個看似一般的電梯其實是採取感應式,當你站在門外電梯門就會開啟,進去後它就會感應重量自動上升。

 
▼霍格威還有各式各樣的社團活動,來活化老人的思考以及提供他們休閒樂趣。

 
▼霍格威也開放給學校或是公益團體來參觀,並與失智老人們進行交流,他們能夠接觸到更多的人,而外界也能更加認識失智的癥狀。

 
▼當霍格威裡有人死亡,才會有新的空缺,從2009年創立以來,僅有過一人。

 
▼霍格威的建造費用主要來自於荷蘭政府。在這裡居住每月的費用大約是台幣24萬元,政府會提供不同程度的補助津貼,但最高不會超過11萬。

 
▼創辦人依凡的母親也是位失智患者,她受到了母親的啟發。談到對於霍格威村未來的夢想,依凡希望失智老人能夠完全任意走動,連限制出入的玻璃門都不再存在,儘管她知道這非常難以達成。

 
▼CNN的記者在那裡實地生活了好幾天,並訪問了創辦人、員工和失智老人。


 
儘管這些失智的老人失去了生活能力,但他仍然是某些人的家人,也是社會中的一份子,比起以往將他們侷限在養老院內,失智村的概念更符合老人的生活福祉。希望未來台灣也能夠有類似的村落創立,提供給失智的老人及家屬們一個更好的選擇。將這個概念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有這樣位老人著想的環境吧!






© zonepeer.com 2024   |   Privacy Policy